如何分析股市未来涨跌

1.如何理性分析股市?

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我先提出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股市,影响股市涨跌的要素有哪些?如果这些都不清楚的话,那么判断未来股市是牛市或者熊市,不免会落入张嘴就来,从主观感情色彩出发,得出一个很站不住脚的结论。

在这个熙熙攘攘的社会中,今天贸易战,明天新冠爆发,后天就是碳中和,零零总总的大事件影响着股指的涨跌,但这些大事件的随机性又太强,我们根本无法去预测,从而去判断股指的涨跌。每天都发生着无数的变化,可能今天美联储发表个加息言论,美股暴跌,然后上证就跟跌。或者gov发布一个XX行业的扶助政策,导致相关股票暴涨。这些变化又实实在在的在影响着市场的涨跌,而另一边是我们根本无法预测这些事件的发生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:们根本无法判断明天或者说叫短期的股指波动。

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的去分析股市未来的走向呢?答案是:买入和卖出。无论任何产品的价格包括股价,只要买入大于卖出,那么必定会涨价。只要卖出大于买入,那么价格必然会下跌。

你可能会觉得我说了等于没说,你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:我们又如何去判断买入多还是卖出多呢?市场上的参与者那么多,我们无法预知他们的投资想法。确实,我们是无法直接预知市场参与者在未来是买进或者卖出的。但是,投资者将来是否会买进或者卖出的理由则是有迹可循的。

2.未来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的理由是什么?


你想想你自己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买入一件暂时不用,将来有可能用到的一件商品?你再想想为什么你会在双十一囤积大量你暂时用不到的物品?答案很简单:1东西足够便宜,2你刚好口袋有钱。简单的道理放到股市上同样如此。

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判定投资者有钱?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。最直观的就是看央行的贷款利率水平。所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,都源于银行贷款。贷款利率越高则钱越不容易被贷出,导致投资者口袋里的钱减少或者持有成本增加。不过最近几年央行基本不怎么动用这种长期的货币工具,MLF和TMLF让央行成了一个短线交易员,贷款基准利率已经失真。本人推荐一款追踪投资者口袋是否有钱的工具:银行拆解利率(shibor)。shibor基本就是当前的资金无风险收益率。

Shibor高的情况下,股指基本在下跌。Shibor低位则股指未来必涨。近10年没有例外,放大到30年唯一例外的是2005年,后面会解释05年为什么不一样。

看股市的股票是否足够便宜就更加简单了,上证市盈率足矣!

1994年历史大底指数326,平均市盈率10.65倍。2005年历史大底指数998,平均市盈率15.42倍。2008年历史大底指数1664,上证平均市盈率14.09倍。2014年熊市底部市盈率为10.5倍。2018年熊市底部位置为12倍。历史低位的市盈率,指数也基本历史最低。

我个人的简单理解是股市就像一个弹簧,无风险收益率是一股拉伸或者压缩弹簧的一股力量,而上证市盈率则是被压缩的弹性势能,货币压缩股市越厉害,则股市自有的势能越强大,将来一旦货币松动则爆发力越大。而广大股民的追涨杀跌则对股市的涨跌进行了放大。



3.为什么会选择投资股市?

上述逻辑有个最大的漏洞,投资者有钱但他未必会投资股市。作为一个国内的投资者,当他手里有闲钱的时候,可以选择股市、余额宝、理财产品、国债、房地产、贵金属、或者直接囤积大宗商品等。林林总总,可选的虽然看上去有很多,实际最终转化的也就三个去处:房地产、债券、股市。而当整个市场资金宽松的时候,债券收益率较低,吸引力不大。那多余的钱则必然流入房地产或者股市。在过去的十几年经验上看,房地产市场较好的年份如2010-2012、2016-2018,股市基本也就差强人意了。而股市较好的09年和15年的上半年牛市,房地产则基本没有多少涨幅。



本来打算写一篇2021年下半年展望的文章,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如何客观分析股市,下一篇继续。


解剖股市涨跌,深度分析公司,关注公众号

晓经济